杨行镇和美乡村行稳“幸福路”

来源:杨行镇   发布时间:2024-04-24 09:08

四月,绿意盎然、花叶摇曳。在上海市美丽乡村示范村宝山区杨行镇大黄村,处处是一派生机勃勃的和美乡村新气象。自蕰川公路转弯进入钱鑫路,抬眼就能看到一块醒目的景观石,上面刻着六个大字——“大黄村生态园”,沿路便可感受到乡村振兴的活力扑面而来。穿过两侧成片的绿地,陆陆续续便会经过村委会、村党群服务中心、水清岸绿的河道、整洁干净的美丽庭院、朝气蓬勃的大黄科创中心、动感十足的文体休闲场所等极具特色的服务设施,一幅乡村美、产业兴、村民富的美丽画卷在这里欣欣向荣地展开。

图片

杨行镇大黄村位于S20外环高速与南北高架交汇处,紧邻地铁1号线。大黄村通过前期主动融入上海外环大生态,对标对表提升村域生态环境,连点成片、聚线成网、深挖潜力、变“废”为宝,实现从“脏、乱、差”向“轻、柔、绿、美”的华丽转型。近几年,大黄村更是借助优越的地理优势,努力在“新颜”中寻找新机遇,破除发展瓶颈,增强发展动力,让村民群众真切地感受到民生的“温度”、幸福的“质感”,也正因如此,大黄村先后荣获“上海市美丽乡村示范村”、上海市民“家门口”的好去处、上海市人大代表“家站点”市级示范平台、“上海市健康村”等称号。

腾笼换鸟,提升土地含金量。

发展的瓶颈、环境的压力、百姓的呼声,让大黄村“两委”班子兴起一场改革发展大讨论、大转变,以实际行动践行“两山”理论,全力建设“生态大黄”。前期整治中,16家近40户散乱污企业因安全环保隐患大、土地利用效率低,全面关停并转,累计拆违15万平方米,清退各类违法居住人员2600多人。随后,积极调整产业结构,深挖现有资源,盘活土地利用率,稳步推进老旧厂房向商务性办公用房转型升级,培育新项目、新业态。采取村企联动招商引资,从被环境倒逼,到主动营造环境,吸引“环境敏感型、价格不敏感型”企业,逐步蹚出高质量产业发展的“新路子”。

图片

引凤筑巢,提升产业竞争力。

通过准确把握政策与市场机遇,把低效落后的企业转移出去,盘活沉淀资源,增加经济密度,释放发展动能。围绕宝山“北转型”、杨行“科创强镇”发展规划,积极推动科创转型,踏上了科技创新引领产业转型的新路。联合复旦上科携手推进“大黄科创中心”建设,运用“科技+生态”的展示手法,塑造文化新景观。该园区涉及范围45亩,其中占地面积10480平方米,建筑面积21000平方米,以数字医疗和经济投资产业为发展主线,园区现已有欧奈尔、埃伏斯等20家企业正式入驻,注册企业30户,企业入驻率达75%。园区新成立“上海生物制造产业创新中心”,汇聚一批合成生物学领军科学家和优秀人才,将立足科研实验、项目孵化、成果展示和学术交流,打造具有影响力的合成生物学产业发展园区、学术研究中心、创新成果转化示范基地。

图片

借势飞扬,激活幸福“密码”。

图片

优化乡村生态环境、大力发展集体经济,是大黄村擅用自身优势、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的缩影,“腾笼换鸟”“引凤筑巢”的思路不仅让产业实现“好戏连台”,在乡村建设中,更通过资源整合使村庄蜕变升华。修缮“四好”农村路2.69公里,村内道路硬化率达100%,新建景观廊道,建设四分类垃圾厢房、两分类垃圾处理站,扩建停车位等,人居环境得到明显提升。

图片

图片

在留足“产业发展留白区”的基础上,种植绿化2500平方米,落实“15分钟健身圈”规划理念,建有3座篮球场、2片室外足球场、3000平方米的网球场、600平方米的室内羽毛球馆、370米彩色健身步道和500平方米的健身舞广场,公厕、休息室、更衣室等配套设施,拓展生态功能和服务半径,为村民创造“幸福港湾”的同时,也探索了“文体融合+经济赋能”的新发展路径。近年来,村集体经济可支配收入显著增长,村农龄分配标准也随之提升,新增为以村经济合作社社员身份退休的社员发放伙食补贴、老年人高温补贴等多项福利,村民群众享受到了“真实惠”。

图片

大黄村作为蕰川路沿线七大地标性建筑之一,将持续贯彻“五型经济”“四个论英雄”发展导向,对标产业形态“双集中”目标,以科技创新打造新动能,用转型发展塑造新优势,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,确保经济高质量发展蹄疾步稳,助力“一号线活力科创带”早出形象、早出功能,全力配合宝山打造“科创产业带”和“生活秀带”,行稳“幸福路”。

当前页二维码